字体
关灯
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

第三十章 规划(2/3)

人便是无用了。”“却不知现在粮价几何?肉食贵否?”“禀百户,现在鞑子侵边,物价腾贵。锦州城中,一石米粮价为3两左右,另外肉食价格为,猪肉:每斤3钱5分银子。羊肉:每斤4钱2分银子。牛肉:每斤5钱4分银子。这些还是瘦肉价格,如是肥肉,每斤加2分银子。。。。。。”吴亮犹自滔滔言说,李啸却陷入了沉思。李啸前世看过一些明史,《松江府志》中曾记载当时在万历年间,一两银子就能买两石米面。而现在这辽西之地,竟要三两银子才能买得一石米粮,短短几十年,价格竟涨了六倍!这飞涨的速度,着实让人咋舌。对比现在这年兵荒马乱物价飞涨的年代,那个历来被历史学家垢病的荒政怠政的万历时代,却是让这些在乱世中苦苦挣扎的普通百姓多么向往啊。当然,相对米粮之类的主食价格与万历年间相比翻了六倍外,属于副食品的肉食涨幅稍小,与万历中期相比,相对的只涨了三倍多些。有读者可能会不理解,为什么肉食的价格上涨幅度比主食要小,因为在古代社会里,普通百姓吃肉食很少,一般只有富户方经常有此类消费,所以在明末乱世中,主食的上涨幅度会远超肉类,但即使如此,这肉类价格与万历年间相比,也实在是高得可怕了。李啸沉吟了一会,对吴亮说道:“战兵训练辛苦,不吃肉确实吃不消,这样吧,每名战兵每人定额为每天三两猪肉,两斤米粮。”吴亮怔了一下,这位百户大人倒是爽快,对于战兵的伙食投入却是舍得。只是他知道,李啸这笔投入绝对可观。算笔细帐,一个战兵每天两斤米粮,三两猪肉,那么,一斗米约可吃4天,按一石米粮为十斗来算,则一个月一人战兵要吃7斗半米粮,一个月30天,那么不归墩内总共的35名战兵每月共要吃将近27石米粮,也就是每月要消耗80多两银子的主食价格。另外加上肉食花费,不归墩内战兵,每月又要销耗120多两银子用于吃肉。这样一来,光是战兵的伙食开销,每月就达到了200两。其实,这笔费用还纯数字的理想状态,如果到时要与敌兵作战的话,还要让战兵吃得更好,这样到时只会花钱更多。“百户大人,为节约银钱,那些战兵家属,可以暂时仅给稀粥或野菜糊糊活命即可,这却也比他们流落街头要强得多。学生计算过,若这样的话,他们可不必提供肉食,每个人所消耗的粮食也仅会有战兵的三分之一,这样的话,每个月大概是不到80两银子的花费。”吴亮继续说道。“很好,就按你所说的办吧。”“大人,将来若是买了马匹,这每个月的精豆料花费亦是不少,以学生当日在东江镇之经验来看,按一匹马每天四斤料,八斤草来算,每匹马每天约需消耗八分银子的豆草料钱,这样一来我们这边若按40匹马来算,一个月的银子花费,却是需将要近百两呢。”李啸又陷入了一阵沉默。很多事情,听上去简单,但真要做起来,才知道其中的种种艰难。明史中记载,孙传庭曾在奏折中说:“马一千三百二十八匹,每匹日支料草银八分,骡五十四头,每头日支料草银五分。”养马开销如此大,一个骑兵的开销约等于五个精锐步兵的开销,将来骑兵队中还必须配备铁匠,木匠和兽医等专业人员,这几者的花费同样不小。现在算个总数,在不打仗的情况下,李啸要维持这批人马正常运作,每个月光伙食花费,便要380多两。李啸现在还不了解具体的马匹披甲的价格,他在心中猜测,若按田威所说,每名哨骑的组建花费约150两的话,很可能人马俱披铁甲的重骑兵的组建价格要翻上一倍,就算各方面再俭省,怎么也得每名重骑兵270两才能购置齐全所需物件。现在李啸打算,按现有人数规划的话,20名重骑兵人数保持不变,轻骑兵则改成15名,那么从头组建价格总共约为7650多两!再算具体些,李啸等九名哨骑,每个人已俱有马匹,武器亦皆有,其中五人已有盔甲,那么可把这些人的组建费用再刨去,每个人平摊费用算130两的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《明末之虎》 最新章节第三十章 规划,网址:https://www.1dvd.net/194_94987/31_2.html

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