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

第一百二十八章 捕鱼与晒盐(2/4)

只,去往更远的深海处捕捞的话,完全可以获得更多的渔获。“子龙,赤凤卫全体人员能解决吃饭问题,皆是你之功劳啊,本官代军兵百姓们谢过了。”李啸拉着陈子龙的手,一脸感动的说道。“大人过奖了,学生纵有微智,亦是有限。”陈子龙犹是一脸淡然的微笑,他压低声音对李啸说道:“大人,有道是,一人之智,不若众人之智,学生在想,在我军中定然还有更多有智之士,能提出更多解决我军钱粮问题的办法。大人何不下求贤通告,若有能提出切实帮助解决我军钱粮问题建议者,可酎情给予重赏。”“很好!那这通告,就由子龙你来撰写吧,赤凤城与铁龙城等处,皆去张贴。”李啸毫不犹豫地同意了陈子龙的建议。让李啸没想到的是,第二天,陈子龙便一脸笑容地带着一名身着粗布短衫,军兵家属模样的人,来到了李啸的千户官厅。“李大人,此人是甲总五队盾兵薛强的父亲薛大富,特来向大人献上晒制海盐的方法。”陈子龙笑吟吟地对李啸说道。李啸连忙延请薛大富入坐,薛大富一脸受**若惊般的神情,斜签着身子坐下来。随后,此人自我介绍道,此人曾是登州盐场的作头,对制盐流程极熟悉,因孔有德叛军掠夺烧杀,登州盐场被毁,他也不得已成了流民,一家人流浪到莱州附近时,幸得被前来莱州招揽流民的乙总总长王义守现,其子薛强作为盾兵选中,随后全家人来到了赤凤堡,一家人才避免了冻饿街头而死的命运。“薛大富,我赤凤城也能开辟出晒盐场么?”李啸问道。“大人,当然可以,我看赤凤城北面海岸处,滩涂极多,若能规划出一大片盐场出来,可是源源不断的利润啊。”黑瘦的的薛大富,向李啸唾沫横飞地讲述开盐场前景。薛大富尤自滔滔不绝,李啸却陷了深思之中。与薛大富侧重于食盐的生产相比,李啸更多考虑以后食盐的销售。李啸看过一些明末的历史书,书是提过明末的盐引制度。明朝时期,如果想要合法贩盐,商人必须先向政府取得盐引。商人凭盐引到盐场支盐,又到指定销盐区卖盐。这种盐引,每引一号,分前后两卷,盖印后从中间分成两份,后卷给商人的,叫“引纸”——盐引;前卷存根叫“引根”。商人凭盐引到盐场支盐,又到指定销盐区卖盐。在明初之时,朝廷鼓励商人输运粮食到边塞换取盐引,给予贩盐专利的制度。又称开中法。开中之制系沿袭宋、元制度,但明代多于边地开中,以吸引商人运粮到边防,充实边境军粮储备。不过,现在已是明末之时,开中法早已成为历史陈迹,取而代之的是纲盐法。《明史?盐政议》中说道,纲盐法的大体内容为,持有盐引的商人按地区分为1个纲,每纲盐引为2万引,每引折盐3斤,或银六钱四厘,称为“窝本“,另税银三两,公使银三两。以“圣德千古,皇风廓九围“命名,未入纲者,无权经营盐业。当然,这史书上的说法,是明朝中朝的价格与税率,与明朝末年相差很大,不足为据。但它说明了一点,朝廷现在直接把盐从官营专卖,变成了承包盐商专卖,官府只管收银子收税,然后指定盐商垄断官盐专卖权,并且该盐商的子孙可以世袭这种垄断权。官府再给这些盐商们划定区域运销食盐。那么,什么条件的盐商有资格卖盐呢?先,这个盐商要拿到窝单。所谓窝单,其实就是一件合法运销官盐的证明文件,一个大明政府颁的特许执照。窝单上会注明该盐商所取得的盐引数量以及运销区域。那些盐商们,通过各种门路,向朝廷的盐运司申请资格,然后交一笔保证金,再找人具保之后,就能拿到朝廷颁的窝单。有了这个东西,这个盐商就有了垄断专卖的权利,并且,这个窝单是可以子孙世袭,也可以象银子一样,用来买卖与交易。有了窝单以后,这名盐商就成了官方指定的食盐专卖商,拥有某块地域的垄断权。各盐商根据朝廷的指划,在各自的专卖区域内运销官盐,各盐商不得越界销售。也有一种特殊情况,就是鉴于该盐商的力量较小,不足以支撑起一片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《明末之虎》 最新章节第一百二十八章 捕鱼与晒盐,网址:https://www.1dvd.net/194_94987/129_2.html

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