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

第五百六十七章 京师水深 【4000字二合大章】(2/3)

天府衙里的好吧。他们是直接从内阁借调的,没有利益关系,不会惧怕那些涉事权贵的。”\r顾鼎臣则是攥紧拳头咬牙道:“都说京师权贵跋扈,但顾某想不到他们竟然跋扈到这种程度。我内阁定要将其中冤情摘出,为受欺压的百姓做主。”\r“咳咳。”\r李东阳咳嗽了一声,一边捋着胡须一边道:“这件事情四明和九和商量着来吧,老夫便不插手了。”\r谢慎疑惑道:“西涯公这是何意?”\r李东阳面有尴尬道:“恐怕这检举信中会牵扯到老夫。”\r三人皆是大惊。\r在他们印象中李东阳就是文官中的楷模啊,怎么可能有人会检举他?\r李东阳解释道:“老夫一生行事端正,并没有什么可心虚的。不过老夫的女婿太过跋扈,平日里老夫也没少因为他被御史弹劾。此番换成了百姓检举,自然也不可能逃过去了。”\r谢慎那个瀑布汗啊。想不到李东阳这样的老油条挑女婿也能走了眼,竟然挑了个纨绔子。\r顾鼎臣点了点头道:“西涯公这是要避嫌啊。此事便交给我和四明好了,不会让您老失望的。”\r对于李东阳的选择,谢慎是可以理解的。\r到了李西涯这个年纪,官声是最重要的。\r李东阳一辈子爱惜羽毛,绝不会在接近致仕的年纪做出徇私的事情。\r他不插手此事便是告诉百官,老夫不是个徇私之人。你们冲着老夫女婿来就好,休要往老夫身上泼脏水。\r“既如此,西涯公也请放宽心。谢某相信令婿也不会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的。”\r谢慎安慰道。\r“希望如此吧。”李东阳无奈的摇了摇头道:“如若他真的犯了大明律法,老夫也不会包庇。老夫会第一个奏请陛下严惩于他。”\r此时此刻,一旁的唐寅才真切明白京师官场的水是真深啊。\r连内阁首辅,华盖殿大学士李东阳都有可能牵扯其中。\r......\r......\r经过顾鼎臣和谢慎的进一步筛选,将第一批检举信送到了正德皇帝御前。\r这一批检举信检举是都是王公贵族,大多是侵占田亩,横行街市性质十分恶劣。\r朱厚照看过奏疏后勃然大怒,当即降旨责斥涉事王公,并令其立刻归还侵占的田亩,闭门思过一个月,不得再有横行霸道的行为,否则必将严惩。\r王公贵族不比文官,他们更仰赖天子的鼻息。\r天子个人喜好厌恶对他们的影响极大,几乎没有人敢与和天子对着干。\r这也是谢慎先选择将这一批检举信递送御前的原因。\r先让天子表明一个态度,让被检举着震骇,给后来人警戒。这样会起到很好的效果。\r假如把王公换成文官会是什么样的结果?恐怕天子会被文官用各种理由怼的体无完肤。\r文官就是这样一个奇怪的群体,明明是他们的问题,却能够义正言辞,毫无一丝羞愧之心。\r而如果先拿王公开刀,便可以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。\r文官们看到天子态度的决绝,至少会心有忌惮,行为也会收敛的多。\r其实检举信这种东西就是一种舆论监督。\r事实证明自上而下的监督模式存在许多弊病。最大的问题就是大家都是文官系统的,自然官官相护。只要不触及要害,糊弄一番也就过去了。\r这个也是人之常情。\r而如果想改变这一模式,就必须打破常规,用舆论监督。\r这相当于自下而上的监督模式。\r官员王公们表现如何,普通百姓最有发言权。\r若是受了欺压,写一封检举信揭露王公权贵的恶行,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。\r当然这种自下而上的监督模式也有很明显的问题。\r那就是容易出现诬陷,出现民粹。\r不管是诬陷还是民粹危害性都不亚于贪污。\r前者会搅乱正常的官场秩序,使得朝官人人自危。\r后者危害更大,甚至会动摇大明的根基。\r这就需要内阁把握好度。\r简单的来说,就是筛查哪些检举信是真实的,哪些是虚造的。\r文官集团内部也会利用检举信作为一种手段大肆攻讦政敌,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可能导致大规模的内斗。\r这可比赤膊上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《寒门首辅》 最新章节第五百六十七章 京师水深 【4000字二合大章】,网址:https://www.1dvd.net/188_88203/525_2.html

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