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

第五百六十四章 治贪之法【4000字二合大章】(2/3)

赵孟庆似乎总能找到辩驳的理由。“惊讶不惊讶,意外不意味?下官实话告诉钦差大人,你能想到的官员几乎都拿了这笔银子。下官贪墨的修建河堤款项看似很大,实则有一大半都进了他们的腰包。大人不是要除恶务尽吗,怎么不把这些人一起除了!这样下官黄泉路上也不会一个人太寂寞!”此刻的赵孟庆反而没了任何的顾忌,说起话来肆意妄为。顾鼎臣此刻能说什么?他发现自己竟然无言以对!如果真的如赵孟庆说的,修建河堤银两最终进了京官的腰包,那么大明的制度真的应该完善一下了。连御史言官这一监察群体都受贿贪墨,那不等于烂到根子了吗?靠谁来监督?这不是监守自盗吗!如果一个人出了问题,那可以说是那个人品行不佳,但如果是十个人,是一百个人,一千个人出了问题呢?如果整个大明朝都出了问题呢?那一定就是制度的问题了。虽然顾鼎臣十分不愿意承认这一点,但现在看来,这恐怕才是问题所在。即便没了赵孟庆,也会有吴孟庆、刘孟庆。到了这个位置上,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,以及各位京官的大胃口,由不得你不贪。不贪?那绝对在任上干不足一年,就会被吏部找个借口调任。开玩笑,大家伙都指望着临清地方官献上大笔孝敬银子呢,你说不贪就能不贪?这一点恐怕是所有富庶府州官员的心结,很多人不得不战战兢兢,铤而走险。而贪墨这种事情,有了第一次,就会有第二次。当然这一切都不成为赵孟庆贪墨的理由。哪怕如他所言他是被逼无奈,他也犯了大错。“言尽于此,本官也无需听你狡辩了。来人哪,带下去!”顾鼎臣摆了摆手,立刻便有两名锦衣卫力士上前将赵孟庆拖了下去。也许是知道自己难逃一死,赵孟庆哈哈大笑道:“顾大人,听赵某人一句劝,莫要费心费力处理什么贪官了,你能处理的了一人,难道能处理的了全天下的贪官吗?”赵孟庆的声音越来越小,顾鼎臣的心情却是越来越沉重。过了良久他才恢复过来,下令逮捕东昌知府孙炎。此人和临清知州赵孟庆沆瀣一气,知法犯法,必须严惩。除此之外,他还命人前去将三济堂的人全部拿下。如此杀手刺客组织如果不一网打尽,任其为非作歹,后果也是不可估量的。想不到他来临清督导运河清淤事宜,竟然牵扯出了这么多事情,当真是叫人唏嘘感慨。顾鼎臣决定处理完了这些事情就火速回京向陛下和首辅、次辅汇报工作。赵孟庆固然该死,可他说的有些事情还是值得好好思考的。譬如大明的官员为何会去贪,只有想明白了这点才可能对症下药,想出好的解决之策。不然,任由这些官员贪下去,没多久大明就从根里烂下去了。............却说顾鼎臣将赵孟庆、孙炎等贪墨官员处斩后,更是对临清乃至东昌府的官员进行了一番清查。涉事深的一概撤职拿办,涉事浅的也降至扣俸。至此,贪墨案才告一段落,顾鼎臣也得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督导运河清淤上。又在临清逗留了半个多月,顾鼎臣便启程返回京师。一路上他都在考虑贪墨这个问题,困扰了大明朝一百余年的顽疾到底能不能在本朝禁绝?如果真的能够禁绝,付出的代价又是什么?这一点恐怕也只有事事通神小阁老知道了。话分两边。却说正德皇帝得知了临清的事情直是震怒。修建河堤的银两里面有他从内帑中拨付的,等于是朱厚照自掏腰包。可谓君恩浩荡。可他的臣子们是怎么回报他的?他们非但不感念皇恩,反而把银两放到了自己的口袋里!这些都是朕的银子,他们怎么敢!等到顾鼎臣一返京,还没来得及喝一口茶便被天子召见,于文华殿问话。天子在殿上,内阁三学士在殿下,气氛十分严肃。顾鼎臣先是向皇帝陛下汇报了临清之行的具体工作,随后朱厚照就自己关心的点展开来问,问到最多的自然就是贪墨案。顾鼎臣为此也准备了许多,直是一一作答。朱厚照越听越气道:“这个赵孟庆,处斩实在太便宜他了。依朕看,对付这种死不悔改的贪官就应该凌迟处死,要么恢复太祖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《寒门首辅》 最新章节第五百六十四章 治贪之法【4000字二合大章】,网址:https://www.1dvd.net/188_88203/522_2.html

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