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

第164章实战知差距(1/2)

冤似陈雪,情如青梅。杨关逃得比兔子还要快,快得可以躲避子弹,因此被人误解了。名声累人。战神就是一面旗帜,屹立不倒的丰碑,不带一丝瑕渍的绝世瑰宝。是以,战神绝对不会被二十名鬼子追得满山跑,也无法容忍。何况可以躲避子弹,那为什么就不能灭掉追击的小鬼子?这一定是小鬼子在演戏,演得也太假了。此刻的他一脸古怪,坐在山坡上,呆楞的看着队员们打扫战场。自从听到大壮的解释,他就变成了木头人。能怨谁?又能责怪谁?大壮在见识到这批小鬼子可以轻易的踢飞手雷,当时就后悔了。手雷延时引爆的时间,在七秒与八秒之间。投掷过早,手雷达到目的地也不会瞬间爆炸,会被敌人清除,甚至于被扔回来反袭。投掷过晚,手雷没有抵达目的地就爆炸了,炸不伤敌人,也浪费了资源。队员们都知道手雷的爆炸时限,但没有人可以精准的掌控。手雷引爆的时限秒数难不住人,心神默数即可精准掌握。关键在于计算手雷的飞行时间。投掷手雷一般利用臂膀与手腕的力度,使用的劲力大小,直接影响到速度与飞行的时间。而估摸精准的距离,以及精准投掷,也直接影响到飞行时间。因此,投掷手雷很难把握时间差,但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环节。最主要的是心理压力,害怕,因惧怕而造成的心理恐慌。因为手雷的引爆时间并不精准,拉响引线之后就爆炸的手雷时有发生,所以手雷这玩意很上脑,令人生畏。人会生病,枪弹也会出现事故,很正常。子弹炸膛在战场上偶有发生,因此而炸死的士兵也出现过。是以,投掷很危险,同样也是一门学问,如同射击一样,易学难精。大壮很清楚投掷手雷的难度,在见证小鬼子集体踢飞手雷之时,意识到巨大的差距。也明白了一个道理,战神也是人,也有怕的时候。队员们也意识到自身的理解误区,同时感到羞愧,为什么不如小鬼子?这一课异常生动,激荡于在场所有人的心中。毕竟这批特殊的小鬼子,掌握着超人一等的战斗素养与技能。不仅个人能力超强,相互间的配合异常默契。三人一组,合则为阵型狙杀,分开之后可以交替掩护。遭遇手雷轮炸,三人背靠而立,精准的踢飞袭击而来的手雷。这是能力的体现,也是一种羞辱。没有一枚手雷在小鬼子踢打的时候爆炸,足以说明很多问题。无论是军事素养,还是心态胆魄,亦或是战斗技能,在那一刻全部展露了出来。队员们的体会很深刻,一边打扫战场,一边轻声的讨论。杨关也不例外,单独一人坐在一旁,思维内也在自省,寻找差距弥补自身的不足。在见证小鬼子于夜晚下的联络方式,以及相互间的紧密配合,全都汇集在身心内激荡。队伍缺少一套特殊的联络方式,仅靠旗语与电报还不够。这次只是一个教训,下次还回这么好运吗?三人组,这个课题要提前进行训练,在战场上很实用。自省之时的他也在考虑今后的计划。少时,战场打扫完毕,从小鬼子身上缴获了一大堆武器弹药。三八大盖十九支,五支狙击枪,子弹六千余发,手雷五十一枚。药品,绷带,食物与军服一大堆。没有重武器,大概是追击时遗落在伏击地。战斗胜利了,仅仅只有那名联络员的左手被子弹贯穿,完胜的战斗。但没有人感到高兴,反而闷闷不乐,所有人弥漫在自责与羞愧的氛围之中。在撤离的途中,杨关获悉了队员的具体汇报。由于发报队员没有随行,无法与龙泉山取得联系。接引队员苦等了大半夜的时间,不见人影,也没有发现任何动静。考虑再三,才派遣队员冒险联络,并设下埋伏接引。计划得很周全,只是低估了小鬼子的实力。若非自己跟过来,捣毁了小鬼子的追缴行动,后果是小分队全军覆没。时下,所有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憋屈在心,激发出强烈的急迫感。不过,更急的是食物问题。蒋光头派遣而来的两百人,窝在一处山谷中,几乎失去了行动能力。这批人接近两天没有吃饭,体能严重下降,再不吃饭就会集体趴窝。一旦被小鬼子发觉,后果是一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《抗日之特种战将》 最新章节第164章实战知差距,网址:https://www.1dvd.net/181_81828/302.html

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