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

第160章谋定而后动(1/2)

雷场惊心,排雷震魂。月隐星稀,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,隐现不定。撒下微弱的银辉,携带着一股寒流、汇聚雾霾始临大地。夜风呼啸,席卷枯草败叶,打着卷飞上高空。寒流、雾霾、轻灵碎片一起汇于风中乱舞,搅扰在天地之间。这是自然荟萃,演绎出一副生动画卷。包含了人与物,概括了鸟兽鱼虫,汇聚了大地山川,融汇一切缔造传奇美卷。人在其中不过是一粒沙尘,显得无比渺,只是一只微不可察的蚍蜉。杨关手按地雷,举目四顾,感触到大自然的浩瀚,包容了一切,表面上看凌乱无序,实则深奥莫测,心神很触动。天地有玄奇,奥妙无定向。观感自然,心神渐渐沉淀,逐渐卸去地雷带来的重压。心境平和,思维灵敏度渐增,双目在思维的支配下搜寻解围物品。片刻之后,右手卸下包裹,解开,倒出三十枚手雷,展露出上身军服的原貌。完全展开,平铺在地上。左手依旧保持着下压的力道,右手持武士刀切割上衣。上衣在锋利的刀锋下化为布条,仅留下一条袖子。布条准备完毕,刀锋转移,在地雷周围挖掘,沙土飞溅,直至半米方圆。坑洞扩大,地雷底层显露在眼底,约三十公分深,砂石地,沙土填缝,很稠密,坚硬。杨关排除了外围障碍,保持左手上的压力,连续深呼吸,以此来稳定心神。确定身体状态良好,才进行最关键的步骤。只见他用武士刀对准地雷底盘的沙土,谨慎地扎了下去,以上方匕首横向切入。这一刻很关键,左手下压的力度不能变,抖动一下都会引发地雷爆炸。保持左手力度平衡之时,右手上的武士刀向前推动,同样冒着触发地雷的危机。感知全开,密切关注地雷周边的每一丝变化,完全聚焦于噬人的铁嘎达之上。抛开一切,遗忘了夜风的呼啸,无视周边暗伏的鬼子,专心扎刀。全身的精气神汇成一股念力,笼罩了巴掌大的地方。身体好像进入到灰色世界,感知到地雷内部微弱的变化,包括沙土在刀锋下开裂,向周边挤压的情景。沙土在锋锐的刀锋下如豆腐一样,轻易的被切成两半,分向压缩。土石的密度在刀锋挤压下增加,疼痛得**。地雷也在轻微颤抖,内部的机活在游荡,宛如巨浪中的孤舟,随时都会被淹没。极力稳定左手上的匕首,排除这份不安分的抖动,每时每刻皆在微调。风停了,不再呼啸,静止不动,好像变为固体,凝固在空中。天变了,不再雾霾,灰色替代,撑开了黑夜,变得灵动起来。杨关进入到感知的世界,从未有过的深刻感触,窥视出地雷的结构,很模糊,但辅助排雷足够了。只见他一刀扎入砂石地,直至穿过地雷,到达另一边,而后向左右拧动,加宽洞穿的刀口。砂石随着拧动向周围挤压,链带松动了地雷底端的砂石。地雷颤抖不宁,左手压制调节,始终保持地雷处在安全状态。如此连续施为,刀口渐渐变为两指宽,才停止了拧动。取出另一把匕首,把刀柄搁在压制地雷的刀面上,确保两把匕首保持平行。再用布条捆绑,布条穿过刀刃开出的孔洞,绕到上方刀柄上,把地雷连同两把匕首一起捆绑。刀柄不伤布条,圆形的地雷也被布条包裹,不打滑。是以,一道,一道,又一道的缠绑,直至把所有布条都用光。再用一块切合匕首与地雷盖面高度的石块,添堵在匕首与盖面之间,略高于机活,位置与最上方的刀柄尾端相对。而后抬高上层的匕首的刃口面,试探出压力切合的位置,观看布条韧性空余的高度。最后用石块添堵在空余处,也就是两把匕首之间,利用杠杆的原理,连续几次感应试探,才固定好石块。感应地雷的变化,左手慢慢的松开,发觉不对再微调杠石块,直至完全排除地雷爆炸的危机。杨关瘫坐在地,“呼呼”大口大口的喘息,脸上露出一抹笑意。不过有些苦涩,双眸中皆是恨意。歇息的间隙,他在心中盘算起来,觉得这片地雷太古怪,覆盖面积太大。毕竟鬼子不可能把龙泉山周围全部埋设地雷,由此看来,在这山谷埋雷一定有目的。明知道鬼子有阴谋,但猜不出来。心神不安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《抗日之特种战将》 最新章节第160章谋定而后动,网址:https://www.1dvd.net/181_81828/298.html

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