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

第八十四章 富国以安天下,强兵以诛不臣(为盟主“小飞毯”贺!)(2/7)

武定江山,设立天下军屯卫所,万夫一力,天下无敌,今日,朕欲推广薯苗以救荒之用,屯耕之事,就拜托诸位将军了。”

大明朝的屯耕,主要由军屯卫所完成,大明腹地的卫所早就败坏的一干二净,只有边方还有部分的军屯卫所进行屯耕。

“莫敢不从。”三位将领行军礼领薯苗。

朱翊钧让俞大猷留下,走进了代替广寒殿的宝岐殿,打量着面前这位七十岁的老人,俞大猷已经进入古来稀之年,出生在明孝宗弘治十六年的俞大猷,今年已经七十岁了。

他满头白发写满了大明这七十年的风风雨雨,满脸沟壑脸上的沧桑是大明的起起伏伏。

为了表示自己还能打仗,隆庆六年,俞大猷给谭纶写信说自己的宝刀未老,六十九岁了还能让女子怀孕。

廉颇老矣,尚能饭否?

廉颇说自己还能吃五碗饭!

而俞大猷,俞龙,大明帅才,为了表示自己还能打,说这种六十九岁让女子怀孕的话,依旧不能获得领兵的机会。

现在俞龙来到了大明皇帝的面前,表面上,是让他领薯苗前往松江府屯耕,但俞大猷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。

这次的还田,绝不是那么轻松而简单。

“俞帅,海瑞提举俞帅入朝,朕本欲留俞帅与左右讨教兵法,怎奈何国家飘零多变,松江府开海,事关国之大利害也,故此大受俞帅前往松江府,再建大明水师。”朱翊钧说完示意冯保拿来了一把天子剑,朱翊钧将天子剑递给了俞大猷说道:“可斩不臣。”

松江府的事儿,只有俞大猷这条强龙才能管,才能做那块无论多大风浪,都不让松江府市舶司这条巨擘沉默的压舱石。

强龙才能硬压地头蛇。

松江府市舶司,就是俞大猷前往松江府的最大任务。

戚继光领京营,朱翊钧能用的之后俞大猷前往松江府以强压人,徐阶还田的事儿,绝对不会那么轻松。

朱翊钧将海瑞的奏疏拿了出来,和俞大猷详细的讲解了一番关于松江府开海事的规划,徐阶不是重点,重点是开海。

“廉颇老矣尚能饭矣,陛下天恩,臣赴汤蹈火以尝圣恩。”俞大猷接过了天子剑握在手里,俯首说道:“臣有三请,还请陛下应许。”

俞大猷要是唱高调,那朱翊钧怕是要失望,俞大猷提条件,那证明俞大猷对自己回京之事早有揣测,做了规划。

大帅就是大帅,跟明白人说话就是这么轻松。

“爱卿畅所欲言。”朱翊钧笑着说道。

“臣请三千南兵随臣南下松江府。”俞大猷提出了第一个条件,没有庶弁将(基层军官),俞大猷就是强龙也过不了江,压不了地头蛇。

和戚继光的观点非常一致,军队的组织度,就是战斗力的基本保证。

“准。”朱翊钧点头说道:“戚帅那边会调拨三千南兵给俞帅。”

“臣第二请,请调广州都指挥佥事陈璘为臣佐贰,随臣前往松江府,陈璘有谋略,善将兵。”俞大猷专门提到了一个人,广州都指挥佥事正三品武官陈璘。

“这可是两广总督殷正茂掌心肉,俞帅这就要走了,怕是殷总督要气个半死,这是元辅先生的人,朕会跟元辅先生商议。”朱翊钧笑着说道。

殷正茂,两广总督,嘉靖二十六年进士,和张居正同榜出身,以南京兵部尚书兼任两广总督。

大风起于青萍之末,政局牵一发而动全身。

高拱门生、两广总督李迁,在两广做总督,平定古田苗民韦银豹、黄朝猛之乱,李迁却是屡战屡败,而李迁本人全无兢慎之心,屡误军机,骄逸丧败匪焰猖獗,期月被贼人连陷数县,乃是失土之臣。

张居正和高拱额决裂,就是两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《朕真的不务正业》 最新章节第八十四章 富国以安天下,强兵以诛不臣(为盟主“小飞毯”贺!),网址:https://www.1dvd.net/1417_417839/85_2.html

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