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

第1056章 崇平帝:内阁拟旨,速召卫国公回京(2/6)


连常谋以军国之事的军机大臣,在此刻也出班请卫国公返回朝廷,一时间倒有几许贾珩不出,奈苍生何的既视感。

此刻,韩癀等一众文臣,面面相觑,安静片刻,韩癀手持象牙玉笏,拱手道:“圣上,不如让卫国公回京一趟,江南新政已经起了头儿,后续应该再无大碍。”

在之前,虽然想着让那少年不要再插手边事,以免权势大涨。

但直到此刻,发现军情危急、一筹莫展之时,有那少年在,却如定海神针一样,可担救火拯溺之重任。

左都御史许庐说道:“圣上,不如先召回卫国公,商讨如何应对西北战事,青海一败,西宁城直面虏锋,岌岌可危。”

崇平帝此刻脸色苍白如纸,心头似是纠结到了极致,暗暗咬了咬牙,道:“内阁拟旨,速召卫国公回京!”

说完这句话,崇平帝觉得心头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羞愧,但不知为何,竟还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轻快,这种感觉让这位帝王心头更为羞臊难当。

内阁首辅韩癀倒没有这么多内心戏,拱手领命道:“是,圣上。”

殿中群臣面色各异,心头却在评估着兵败的影响。

一些浙党出身的官员,对视一眼,暗道,朝廷经此大败,南方的新政或许能停上一停。

但也不是没有一种可能,在外面受了气的男人,回来开始打孩子。

这时,一众太医也在会诊而毕,提笔“刷刷”开了药方,在端容贵妃的操持下,吩咐后厨煎煮着汤药。

如果留心可见药方中已经开始多了一些人参等大补之物。

冯太后则是吩咐着戴权以及众宫人,让戴权背着崇平帝返回寝宫。

事情闹到了这一步,只能让崇平帝在寝宫多加歇息,边事稍稍放一放。

冯太后吩咐端容贵妃在寝宫照顾着崇平帝在床榻上歇息之后,立身在殿中,面色如霜,开口说道:“来人,去传南安太妃进宫。”

而武英殿中,韩癀面色凝重地坐在条案后,将拟就而好的圣旨,交给一位内阁中书,目中忧色密布。

谁能想到,南安的征西大军竟然全军覆没,这是多年都没有遭逢过的大败,尤其是前不久刚刚打赢了女真,这场大败……

韩癀看向那拿了圣旨已经出了宫门的内阁中书,此刻,盛夏正午炽烈日光照耀在那明黄绢帛的圣旨上,苍龙眼眸似闪烁了一般。

经此一败,卫国公在兵事上愈发一家独大,朝堂何人可制衡?

作为深谙天子帝王心术的阁臣,韩癀早就看出崇平帝执意用南安的潜在用意。

……

……

南安郡王府

这座陈汉太宗时期敕造的宅邸,修建的雄伟壮丽,气象轩峻,比荣国府犹有胜之。

然而,宅邸同样笼罩在一片愁云惨淡中,昨日征西大军在西北遇到险情的消息早已在昨晚传的沸沸扬扬,自为时刻关注着西北战事的南安郡王府所察知。

南安太妃坐在一张铺就着竹凉席的罗汉床上,那张保养得当的白净面容上,忧心忡忡,口中唉声叹气不停。

下首绣墩上坐着的理国公府太夫人孙氏以及儿媳,以及缮国公之孙石光珠的母亲郭氏,修国公家侯孝康的母亲胡氏,治国公马魁的母亲周氏,几个身穿绫罗绸缎,挂金戴银的妇人,脸上满是焦急之色。

自昨日群臣从含元殿散朝后,整个神京城开始传扬起南安郡王领大军在西北粮道遭遇被断一事,一大清早儿,几人来到南安郡王府上,寻找南安太妃叙话拿主意。

南安王妃罗氏轻声说道:“太妃也不必太过忧心了,王爷他此行西北带着十万大军,兵马雄壮,纵然一时有险,也能履险如夷的。”

“是啊,太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《红楼之挽天倾》 最新章节第1056章 崇平帝:内阁拟旨,速召卫国公回京,网址:https://www.1dvd.net/1388_388712/1057_2.html

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