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

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我不认识这个世界的神霄派,只是认识林灵素罢了(2/3)

小的弊端,听说正一道准备充分时,自然关注起来。

陶隐得了提醒,突然觉得自己只骑鹤,实在浪费:“正一道这些法咒符箓确实齐备,我早该让陶世恩交一篇完整的出来啊!”

李彦道:“注意分寸。”

陶隐的语气自信满满:“底线都是逐步被突破的,陶世恩容忍得越多,越是不会在这个时候与我翻脸!”

李彦心头失笑,果然是近朱者赤,不仅懂得了惩戒恶人的办法,还学会了运用沉没成本。

陶隐去了,半个时辰没到,就喜气洋洋地返回,拿着厚厚的一卷《神霄法箓》到了面前:“成了,不仅是避水咒,上面诸多咒诀都有。”

李彦大致翻看一遍,评价道:“神霄派以内丹修炼为主,符箓咒术为辅,让人的精神与天时四季、阴阳五行,内外相通,方可召请风、雨、雷、电,祛害免灾。”

陶隐先是不明就已,等到接过翻了翻,很快沉下脸来:“这部《神霄法箓》全是符箓咒术,内丹功修却只寥寥几语,是想我修炼得走火入魔……陶世恩居然敢反抗?”

眼见着这位大怒,要再去宝船,李彦拦下:“不急,他要弄手段,在修行法门上有的是办法,再给一卷内丹修炼之法,你会不会依旧有所疑虑?修行切忌心念不纯,到时候对的法门也能练岔了!”

陶隐磨了磨牙,冷静下来:“那怎么办?”

李彦重新翻看,这次细细阅览:“我先看看……”

他对于这卷《神霄法箓》是很感兴趣的,汲取里面正一道的符箓精髓。

历史上的中国道教,发展到元明时期,形成“北全真、南正一”的格局。

其中正一道源远流长,前身即五斗米道,汉朝时就已雄踞一方,甚至参与政权争夺,到了如今,更是统领囊括诸多流派,如天师龙虎宗、茅山上清宗、阁皂灵宝宗,是为“符箓三宗”,再有神霄道、净明派、清微派、东华派、太一道等等分支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出身正一道的道士,以符箓斋醮、降神驱魔为特点,可以不出家、不住宫观、结婚生子、食荤喝酒,清规戒律并不严格。

全真派这个名字后世更熟悉了,王重阳以“三教同源”的理论,揉合了道、释、儒三家思想所创,以道家的《道德经》、佛家的《般若心经》以及儒家的《孝经》为全真道士必修经典。

出身全真教的道士,需修心去欲、出家住观、持斋茹素、不得娶妻生子,遵守严格的清规戒律。

当然,并不说全真派就比正一道强,只是前者更符合现代人认知中的道士,在没有神仙道法的世俗,后者就不免有些神神叨叨,装神弄鬼之士更多些。

所以世俗中,明清朝道教整体是走向一个衰微趋势的,排除嘉靖朝这种特殊时期,正一道大多衰落不振,倒是全真派丘处机开的龙门派相当兴盛,与佛教禅宗五家中的临济宗齐名,有“临济、龙门半天下”之说。

而在超凡世界里,正一道就吃香了,别说明清,到了民国,九叔都是茅山的,如果出身全真,那更适合去武侠世界混。

李彦修炼的是金丹大道,论内家其实不完全偏向于哪一方,正一全真都重内丹,倒是外法方面,确实欠缺了些,目前也就专精于五雷神法。

在战斗之中,雷法足以一力破万法,但在其他方面有所不足,唯有借鉴《太渊镇法》,但《太渊镇法》是水浒世界的法门,小倩以鬼身练起来不错,让他用不免有些过时。

所以陶世恩将《神霄法箓》交予陶隐,自是心怀叵测,对于他来说却颇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《从李元芳开始》 最新章节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我不认识这个世界的神霄派,只是认识林灵素罢了,网址:https://www.1dvd.net/1385_385639/1074_2.html

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