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章

第四百零四章 钱我来出(2/2)

南洋帮来香江淘金是有历史原因的。60-70年代后期,对南洋华人、华侨而言是不堪回首的多事之秋,尤其是越、柬、老三国的战乱,南洋其他一些国家的动荡政局与排华活动,逼迫华资外流。

香江政局稳定、法制健全,是资本天然的“避风港”,因此,南洋华资的首选之地便是香江。

如泰国华人金融大亨陈弼臣,1958年因泰国政变而被迫携带部分资金避往香江;郭贺年、黄廷芳等南洋财团于70年代初期进入香江。70年代后期至今,是南洋华资财团在香江大显身手的时期,也是迅速壮大的阶段。可以说,经过十多年的拓展,南洋具有一定实力的华人财团,无一不涉足香江。

不少财团因而获益匪浅,乃至一步步将财团重心转移至香江,并以香江为跳板投资大陆。最著名的就是郭氏财团,1974年在港设立贸易公司以来,1977年设轮船公司,并兴建香格里拉酒店;80年代初,因中英关于香江前途问题上的分歧,香江地产迎来大熊市,郭贺年却反其道而行,1984年斥资4亿港币,从事地产业务。

但香江地产业竞争相当激烈,跟本港的华资财团相比,郭氏财团在天时、地利、人和方面都不占优,其旗下的核心公司嘉里建设自1978年成立以来,将近十年时间,其香江的地产业务主要集中在酒店方面,商业地产仅有南洋中心一个硕果,至于住宅项目,至今的成绩仍是零。

郭贺年这两年虽然深居简出,但一双眼睛时刻都关注着香江的局势,随着中英联合声明的签订,他认为香江的大局已定,或许未来会有些许波折,不过都是癣疥之疾。

郭贺年早已有将事业重心从南洋转移到香江的打算,从77年开始至今,花了整整十年时间在香江布局,成效不能说没有,但跟他最初的预期存在相当大的差距。

他深深地感觉到,作为一个外来户,很多时候有心无力,这种不足为外人道的痛苦,非常折磨人。

现在,他终于看到了一个好机会——远图系和华置系合并后必然要大举扩张,扩张就免不了竞争,竞争说白了就是比谁的钱多,而他郭贺年有钱却没地方使……

这种大型的合作,吕仁鹤自觉无法做主,于是委婉地向郭贺年表示,回去后好好考虑再给答复。
本章已完成! 《重启激荡年代》 最新章节第四百零四章 钱我来出,网址:https://www.1dvd.net/1327_327785/403_2.html

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