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

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经验之谈(2/3)

遇到这种脸皮都不要的女人,傅松一点办法都没有,只好道:“生态农业基地不可能划给你,那是国家农科院和集团合作的示范基地。”

乔芳玲不满道:“你什么都不给,让我怎么干?”

傅松连忙道:“你可以使用示范基地的研究成果,但具体你得跟孙洪良教授商量。”

乔芳玲继续摇头:“不行,光有技术没人有什么用?”

傅松道:“我不是说了嘛,人你自己找。”

“得嘞!”乔芳玲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,立刻松开手,转身便走,“基地我可以不要,但你说过人我可以自己找。”

傅松:“……。”

特么的,原来在这等着老子呢!

先是狮子大开口,提出一个自己不可能答应的条件,然后退而求其次,提出一个自己虽然感到为难,但相对来说不会马上拒绝的条件。

可问题是,如果孙洪良被她拐跑了,示范基地怎么办?

“哎,乔总,孙教授……。”傅松还想跟她理论理论,但乔芳玲头也不回,走得飞快。

“孙教授我要定了!”

特么的,这个老娘们儿坏透了!

不过,傅松并不认为孙洪良教授会舍弃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的事业,最多会给乔芳玲当个技术顾问,所以他其实不怎么担心。

他反而担心乔芳玲那边缺人,而且缺的不是一两个人,而是全方位的缺人。

乔芳玲现在手头只有一家中药厂、一家蒙药厂和一个中草药研究所,植物药、营养品、生物制药三块业务别说工人了,连最起码的管理人员都凑不齐。

研发人员其实也缺,虽然远景集团研究中心有一个生物医学研究所,但研究所几个研究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病毒病原、基因工程干扰素、工业微生物、细胞固定培养、多肽药物等方向,也只是刚刚能把生物制药研究的架子搭起来。

至于植物药和营养品这两块,乔芳玲真的是没有一个人可用。

难怪乔芳玲刚才问,是不是自己对她有意见,连傅松自己都觉得乔芳玲要面对的是“令人发狂”的。

也就是乔芳玲了,若是换了今天参会的其他任何人,估计早就撂挑子了。

虽然傅松在会上口口声声说,只负责给钱,其他的一概不管,但他哪能真的不管呢。

问题是,他一时之间也找不到人啊。

其实孙洪良教授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,老太太现在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植物萃取技术,而且她还能把示范基地打理的井井有条,管理能力至少说得过去。

如果不是示范基地离不开孙老太,傅松还真想请老太太过来。

一个老太太,一个老娘们儿,放到一起,说不定会碰撞出别样的火花。

傅松情不自禁地又想起了葛大爷的那句名言: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?人才!

苏联的医药生物技术虽然比国内强,但跟西方发达国家,尤其是美国相比,还是落后很多。

可从美国挖这方面的人才,同样是地狱级的难度。

美国的医药公司从全世界收割高额利润,当然也就舍得砸巨资搞研发,给研发人员开的工资自然也就非常高。

从美国挖人,年薪如果没个十几万、二十几万,想都不要想。

这么一对比,还是苏联的人才便宜啊,十万美元的年薪已经是院士级别的待遇了,普通研究人员一年只需要三四万美元!

但要论人力资源的价格,还是国内最便宜。

国内o 2的本科生一年工资六七千到头了,而且是人民币;硕士研究生一万人民币,博士研究生一万五,而且能拿到这个工资的寥寥无几。

所以啊,靠天靠地,都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《重启激荡年代》 最新章节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经验之谈,网址:https://www.1dvd.net/1327_327785/1158_2.html

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